请登陆后台添加(banner)标题

请登陆后台添加(banner)标题

请登陆后台添加(banner)标题

广湛高铁初设批复新进展来了!
* 来源 : 高明新闻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0-05-14 * 浏览 : 838

4月17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审核意见》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网站发布。(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审核意见全文)意味着作为初设批复前置要件的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正式获批,广湛高铁项目离全线正式开工又近了一步

批复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自广州站引出,途径广州、佛山、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终至湛江北站,线路全长约412千米。
拟建铁路自东向西跨越白坭水道、白沙河、东平水道、罗行涌(又名东南沙涌)、官山涌、樵北涌、西江、漠阳江、洋边河(又名丰头河)、袂花江、小东江(又名梅江)、三丫江、鉴江等13条航道,并穿越湛江港内航道。工程主要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和粤西地区,拟建桥梁所处河段岸线、河势基本稳定,水流条件良好,拟建隧道所处海域海床总体稳定,部分跨河桥梁选址不满足《内河通航标准》要求。
综合考虑选址的相关因素,在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运营、保护与相邻涉水设施相互影响,桥梁采取适当加大通航孔跨径或一孔跨过通航水域等措施的前提下,基本同意设计提出的各跨河桥梁、隧道的选址方案(详见表1)。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基本同意《航评报告》论证提出的拟建桥梁最小通航净空尺度要求,设计提出的方案除跨白沙河、西江桥梁采用双孔单向通航外,其余桥梁均采用单孔双向通航,实际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净宽为垂直水流方向投影的净宽)均大于最小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孔水中桥墩承台均埋置于河床内,满足通航要求(详见表4)。
隧道埋置深度基本同意《航评报告》分析论证提出的隧道穿越航道处的最高管顶高程和埋设宽度要求。设计采用盾构隧道方案,隧道外径13.7米,出入土点均位于岸上。拟建隧道在航道和可通航水域范围内均埋置于海床内,设计顶部高程均在最高顶部高程以下,考虑各项因素影响后,仍有较大覆盖层厚度,满足通航要求(详见表5)。



广湛高铁项目建设工期5年,投资估算998.0亿元。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广州至三眼桥、三眼桥至佛山段设计时速分别为80、160公里/小时)。
全线设广州、佛山、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新兴南、阳春东、阳江北、马踏、茂名南、吴川、湛江北10个车站,预留湛江东站、阳西站。另广州枢纽新建联络线,新建湛江北动车所。
广湛高铁先期段已经于2019年9月30日在茂名开工,目前仍在加紧进行全线的初步设计审批工作。按照时间铺排,广湛铁路在2020年将实现全线动工建设,项目有望在2024年建成通车。

广湛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


广湛高铁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